讯:
该篇文章发表于《医药经济报》 【日期】2006-07-5 【期次】76期 【版次】 【版名】原料药 【栏目】 【类别】 【作者】蔡德山 吴惠芳 2005年中国医药进出口数据已于近期出台。数据分析显示,原料药依然是出口 创汇的“大腕”;在大宗原料药中,解热镇痛类“老将”之遒劲风采不减,以同比 2003年增长50%的成绩谱写“老树长青”的神话。 解热镇痛药是全球药物发展最快的一大类品种。迄今为止,临床使用的解热 镇痛药已达到100多种,其中通用名药物占据了较大的比重,而且许多药物已进入 OTC市场,全球市场销售已突破了百亿美元。 “老”而弥坚 我国解热镇痛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,凭借规模大、产量高、品种全、价格低 廉的优势,在全球占据了一定的优势,并成为亚洲最大、世界第二大解热镇痛原料 药生产出口国,从而为奠定中国医药出口贸易的坚实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。 据中国 数据,2005年我国解热镇痛类原料药出口总量为7.04万吨,比2 003年的4.65万吨增长了50%,占12大类化学原料药类出口商品的4.36%;出口金额 为24858万美元,已占化学原料药类出口总金额的4.62%,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中依赖 的重要品类。 随着全球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,中国解热镇痛原料药的生产规模已超过10万多 吨,扑热息痛、阿司匹林、布洛芬、安乃近、萘普生、安替比林、双氯芬酸、非那 西丁和吲哚美辛已成为市场中的主流品种。当前,由于国际上众多解热镇痛药同质 化竞争日趋白热化,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屡屡发生安全性问题的影响下,部分品种 的出口量已有减少的迹象。然而,扑热息痛、阿司匹林、布洛芬这“三驾马车”表 现出色,依然屹立解热镇痛原料药出口第一阵营(请看本期12版的解热镇痛品种分 析文章《“三驾马车”引领解热镇痛之风骚——扑热息痛、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原料 药出口形势分析》)。 总体来说,在我国24大类化学药品中,年产量过万吨的5大品种中,解热镇痛 类就占据了3个——阿司匹林、扑热息痛和安乃近。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、成本较 低的依托下,解热镇痛类在国际上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,中国医药工业能形成如今 在全球的重要地位,解热镇痛类原料药功不可没。 未来之路 近两年,在新一代非甾体解热镇痛药万络、西乐葆和伐地昔布安全性不断受到 质疑的情况下,新产品的“触礁”也开始波及老一代的部分品种。2004~2005年因 此成了“多事之秋”,布洛芬、萘普生和扶他林等品种也未能幸免。 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及环境的改变,提醒着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国内解热镇痛产 业的未来之路。 首先,国外目前已基本停止或限制生产使用的非那西丁、氨基比林、安替比林 、安乃近等品种,但这些品种在我国仍占有较大比例,挤占了相当一部分市场,对 国内提高用药水平和改善用药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威胁。 其次,国内解热镇痛原料药尽管产量巨大,但在经济规模和工艺水平上与发达 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,大部分产品基础差、技术水平低,长期处于布局分散、规模 小、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态。我国解热镇痛药品种多、发展快,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,许多产品由短缺变为相对过剩,市场竞争加剧,往往发生恶性的价格竞争。 以上因素,都要求解热镇痛产业必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。 从对扑热息痛、阿司匹林和布洛芬这三大主要品种近年来的走势不难看出,我 国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的外贸出口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;另一方面,随着我国仿 制药进程的加快,新释药技术已与国外逐渐接轨,从而使这三大主要解热镇痛药物 制剂得到较好的开发。据统计,国家对扑热息痛、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的释药技术分 别颁发了21种、17种和24种批文,3种药物批文总数达2700多个。但往更深的层次 来看,其中普通制剂基本雷同,且数量极大,而具有新释药技术的制剂又孤芳自赏 ,因此,国内解热镇痛药品制剂市场的开发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76期